張晚意起球的衣領,打了多少國產劇「假窮人」的臉 加载评论...
資訊  娛樂圈酸檸檬  2023-09-03

常年被爛劇折磨,重溫一些經典的電視劇成為了現在觀眾最愛乾的一件事。

眾多題材里,唯獨年代劇不過時,因為它講得就是過去的故事。



既然說到年代劇,怎麼能繞過《人世間》呢?

它可以說是近兩年最好的現實主義大劇,《人世間》的好,好在故事,小學弟當年看完整部劇,第一次感覺到被一部劇重重地 " 傷 "到了,看的是劇中人,想的卻是自己的人生。



《人世間》的好,還好在演員們的演技。

雷佳音演出了周秉昆的 " 慫 ",宋佳演出了周蓉的 " 自私 ",辛柏青演出了周秉義的 " 矛盾",人設不完美,卻讓觀眾看到了人世間的真實本相。



《人世間》的好,還好在導演組用心打造的布景,讓這部劇有了厚重的底色。

走不完的泥巴地,牆角無處不在的苔蘚,屋檐上懸挂著一根根的冰凌,光字片的一磚一瓦都是實景搭建,是視覺盛宴,更有了那個年代的 " 回歸"。







觀眾愛看年代劇,可像《人世間》這樣經典的年代劇可遇不可求。

不是沒人拍,而是沒人會拍。

人人都想復刻當年《人世間》的 " 萬人空巷 ",可故事太狗血,演技太拙劣,布景更是沒眼看。



從《我們的日子》、《人生之路》,再到《夢中的那片海》,都是雷聲大,雨點小,蹭了年代劇的熱度,卻沒拍出年代劇的精髓。



導演康洪雷出馬了,人人都知道他戰爭片拍的好,卻不知道他才是會拍年代劇的 " 隱形高手 "。



二十多年前的《激情燃燒的歲月》,康洪雷就拍出了漫長歲月里的瑣碎生活,拍出了一對夫妻相濡以沫一輩子,是太多觀眾童年的回憶,記憶里的經典。



前陣子新鮮出爐的《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》,鏡頭對準了草原上的普通人,拍得很好,可惜願意沉下心來品鑒的觀眾少之又少。



如今康洪雷的又一力作《父輩的榮耀》千呼萬喚始出來,論質感,論表演,頗有點《人世間》的影子。



有東北的觀眾現身說法,直言劇里的布景和小時候印象中的東北老家一樣。

一樣的冰天雪地,一樣的土炕花棉襖,真實又接地氣,且每個演員看起來都像從那個年代里走出來的一樣,自然到不像是演得。





《父輩的榮耀》像當初的《人世間》一樣,沒有假模假樣的 " 偽 " 年代感服道化,沒有精緻的讓觀眾代入不了的 " 假 "年代演員,主打一個沉浸式的真實感。





那個年代的東北,普通人都是纏著褲腰帶過日子。

一到冬天,氣溫低天氣冷,放眼望去總是白茫茫一片,物資睏乏,生活緊巴,能坐在炕上吃一口熱乎飯,就是最幸福的事。



《父輩的榮耀》把屬於東北人的記憶給勾起來了,這鱗次櫛比,還蓋著雪的老房子,個個冒著煙火氣,年代感滿滿的畫面,讓人一秒回到老東北。



進了屋子,局促又溫馨,你會看到被煙火熏黑的牆壁,還會看到縫著花補丁的門帘,牆壁的下面貼滿了孩子們的獎狀,它們承載著每個父母望子成龍,望女成鳳的希冀。



家裡的大人手頭稍微寬裕點了,屋子的陳設就更溫馨了。

會看到頗有年代感的電扇套,還會看到灰濛濛的牆壁上貼滿斑駁的貼畫,以及只存在於記憶里的傢具——炕櫃,亦或是老式梳妝台。









出了屋子,埋藏在記憶深處的場面全都被喚醒。

房頂上有那時候看電視還要用的 " 大鍋蓋 ",院子的角落裡放著手搖爆米花機,每家每戶的門口都堆滿了玉米桿,這些 " 老物件 "太眼熟。







《父輩的榮耀》里灶台上的裊裊炊煙,更是回憶的味道。

普通東北人的一日三餐,離不開大白饅頭和蘸醬菜,偶爾喝個小酒,那就得配上一盤花生米,沒啥肉菜,炒雞蛋分分鐘出鍋。



逢年過節,宴請賓客,在東北人人見了都淌哈喇子的 " 殺豬菜 " 必須得有。

烀熟的豬肉,蒸完的血腸,全都切成片下鍋,配上苞米和酸菜,開鍋那叫一個香啊,隔著屏幕都香迷糊了。



男人天天在外頭干力氣活,隔三差五就想吃頓餃子,吃著踏實。

要麼韭菜餡,要麼酸菜餡,女人和面,男人擇菜,然後一家人圍成一團包餃子,最後就等著熱氣騰騰的餃子上桌了。





《父輩的榮耀》在人物造型上也下了苦功夫,郭濤飾演的顧長山戴著的加棉安全帽,全身上下裹著毛衣棉褲,腰間用麻繩勒著,林間工人的感覺立馬就出來了。



造型上的小細節也沒有放過,比如顧長山卷邊且皺巴的衣領,張晚意飾演的陳興傑的衣領上是起球的,歲月的痕迹撲面而來。





小孩穿的是扎眼的紅襪子,上面滿是毛球和灰塵,然後再穿上五顏六色的手工布鞋,大人們的穿搭簡單又樸素,黑布鞋,厚棉褲,怎麼暖和怎麼穿,全都是小時候的回憶。



導演康洪雷說過:我們一定要追求它的更加真實的一面。

只有處處真實,才能喚醒那段記憶,只可惜現在的很多國產劇,沒有這般真實,沒有這般用心,摳圖假背景比比皆是。



更令人無語凝噎的是,越來越多的導演不會拍 " 窮人 " 了,他們鏡頭裡的窮人,都是富得流油,劇中人的 " 窮 ",和我們的 " 窮 "好像不一樣。



比如在鹿晗和關曉彤合作的《甜蜜暴擊》里,男主的設定是 " 家境貧寒 "。

你以為的家境貧寒,是家徒四壁,食不果腹,可呈現在鏡頭裡卻是富麗堂皇的二層小洋樓,各種各樣的傢具一應俱全,編劇遠在雲端,難怪看不見塵世間的" 凡人 "。



再比如年初熱播的電視劇《心想事成》,講得是普通人家兩姐妹在北京闖出一片天的故事。



一開始兩姐妹的生活的確夠 " 慘",倒沒有慘到住地下室,她們的慘體現在工資低,只能買二手機,買五折牛排,上班擠公交更是生活的常態。









主角的 " 慘 " 鋪墊好了,編劇開始放飛自我,把兩姐妹的老家設定在北京二環的四合院。

然而兩人不想住,想要獨立,去嘗嘗 " 苦日子",可看看這屋子的裝修,不得不感嘆,她們的起點,已經是很多普通人奮鬥一輩子的終點,更諷刺的是這樣的劇是拍給老百姓看的。





這樣 " 窮人失真 " 的例子,在國產劇里一抓一大把,回看《父輩的榮耀》里張晚意起球的衣領,打了多少國產劇假窮人的臉。



故事好看,布景用心,演員也給力,《父輩的榮耀》這樣的劇應該像當年的《人世間》一樣火的不得了,可令人想不到的是首播卻被壓了五六年的諜戰劇《蜂巢》打懵了。





該火,沒火,實在可惜!

不過僅僅只是開始,如今口碑穩住了,收視率也逐漸回升,所以別著急,它的潛力很大,說不定還能讓年代劇找回屬於它的 " 榮耀 "。